+
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  院长信箱 |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AI时代下大学生如何发展?企业家圆桌论坛给出“黄金答案”

时间:2025-06-11 浏览量: 作者:

“无论AI如何改变世界,‘人’始终是创新的原点与价值的尺度。。6月10日下午,一场主题为“AI时代下大学生发展”企业家圆桌论坛在我校至诚苑・经管楼举行。作为我校大学生就业推进系列活动之一,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家与师生90余人齐聚一堂,以“AI重塑教育生态”为切入点,围绕人才培养、职业规划、产教融合等议题进行深度对话。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汪群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食药促进会医疗装备创新转化分会会长杨国斌院士、南京中图数码董事长冯强、南京江风楚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江北新时空”董事长、总编辑杨跃等多位企业家受邀出席活动。

汪群在开场致辞中以“百年办学路,工科底蕴深”为脉络回顾学校百年办学历程,重点阐释“一张网”“一度电”“一台床”“一扇门”的学科专业品牌,生动展现学校在能源电力、装备制造等领域的行业影响力。她指出,面对AI技术重构产业格局的时代浪潮,高校、企业和学生需要形成三方合力:高校需当好“改革攻坚桥头堡”,以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对接产业需求;企业要做“产教融合实干家”,通过人才培养前置实现“零时差”对接;学生应成为“人智共生开拓者”,在专业深耕与跨界融合中锻造核心竞争力。她表示,本次论坛既是破解“就业难”与“招聘难”双重困局的务实之举,更是学校办学110周年暨合并组建25周年系列活动中“产教融合”篇章的生动注脚。

论坛现场举行了三项重要仪式,标志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迈向新高度:商学院、管理工程学院与6家企业签订就业基地及大学生实践基地协议,合作领域覆盖传媒、科技、医学信息等战略新兴产业,为学生搭建“从课堂到职场”的实践桥梁;汪群副校长为冯强、杨飞等企业家颁发“企业家导师”及学校领导力研究中心专家工作室“企业专家”聘书,构建起“校内导师+企业导师”的双师育人体系;江苏柳叶医学研究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沙健详细介绍全职业价值链辅导体系,涵盖职业目标设定、岗位技能提升、行业趋势分析多维度,并公布“双向选择+精准匹配”的导师-学生结对机制,为个性化培养奠定制度基础。


在圆桌论坛环节,主持人沙健与企业家们围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标准的“鸿沟”及解决路径、跨行业背景下的职业规划建议以及新质生产力蓬勃兴起的当下创新创业的机遇与挑战。企业家们结合自身行业经验剖析专业能力与跨界思维的融合要点,指出高校课程体系与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存在实践教学占比不足、跨学科培养机制待完善等结构性差异,建议通过加强企业联合、提高社会实践在第二课堂的学分比率,通过开发“AI+专业”融合课程等方式推动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创业领域,他们结合相关领域案例分享了应对资金筹措、技术攻坚、市场拓展等难题的策略,建议创业者聚焦“技术-场景”匹配,依托校企资源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

互动交流中,企业家们化身“引路人”,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就业能力提升、专业不对口应对、创业时机选择等问题,他们强调学习、沟通、坚持等底层能力才是职场进阶的“敲门砖”,要兼顾“硬实力”与“软实力”,并为应对职业发展挑战提供了前瞻性思路,即讲原则、将规矩、讲流程、讲标准、讲道德。同时鼓励学生在职场中要以开放姿态跨界发展,将专业不对口转化为能力升级的机遇。

论坛在全体嘉宾合影留念中圆满结束。此次活动不仅搭建了校企深度对话的平台,更通过签约、聘任、结对等务实举措,推动“理论研究-实践创新-成果转化”体系落地,为AI时代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与成长成才注入了新动能。未来,我校将继续依托企业家导师工作坊与领导力研究中心,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更多“懂技术、会管理、能创新、敢担当”的应用型人才。

论坛活动由商学院、管理工程学院承办。学校招就处负责人,商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党政负责人及师生代表参加活动。